关键词:
《青墨辞》
创作技法
诠释
摘要:
《只此青绿》是一部舞蹈诗剧,其灵感来源于宋代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18岁天才画家王希孟以青绿作为主要颜色,绘出烟波浩渺的绢本设色话——《千里江山图》。《只此青绿》以舞姿的意象向我们传递了一幅千年画作,在舞蹈直观的视觉冲击下,上演了一场再现宋代辉煌盛世的场景。笔者将舞剧《只此青绿》以及《千里江山图》作为创作灵感,通过旋律织体、和声语汇、复调手法、配器的运用等多视角下,以音乐的形式将绘画的图文、舞蹈的肢体巧妙结合,实现了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的多元化结合。同时也将从传统艺术文化的角度,探寻“诗、画、舞、乐”为一体,创作出一首完整的古筝协奏曲——《青墨辞》。
本作品以中国音乐元素为切入点并加入了西洋管弦乐队为特色的西方音响,既体现了传统文化下对历史的追溯和追忆,又体现了现代国际化相交融下音乐文化的新视野。古筝协奏曲《青墨辞》由三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入画》是根据对舞剧《只此青绿》的观看后,所引发的感触作为创作构思,用音乐的语汇再现舞剧《只此青绿》。舞剧中通过以籇刻人、绢织人、魔石人、制笔人、制墨人为题材,将一份份承载着希望和期望的美好夙愿托付给希孟。此画作画出了自然赋予山川的美好,同时也画出了每一位为此画作付出一份力量的工匠人,他们的锦绣山河。第二乐章是对《千里江山图》内容意境的遐想定为《世外桃源》。走入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烟雾缭绕,翻过一座座山峰,每一处都是精彩的风景。车水马龙的街道,热闹的市井,文人雅集都在此汇集。这绝美的画面,随着烟雾弥漫在雾中渐渐地消失在画卷中,神秘的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久久不能忘却!第三乐章以舞剧《只此青绿》对展卷人和画者王希孟的跨世纪见面下,两人彼此泪眼婆娑,万千国人为之撼动场景的呈现将此主题定位为《前世今生》正如剧中表达的那句心声:“我静待画中千年惟愿以绚烂此生成全时空的联结”。展卷人知道画虽会随时光而去,但有吾辈守护一日,这一天便将晚来一日。这份时空的联结成全了古人与今人穿越时空的对话,也成全了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
笔者将传统乐器古筝的现代技法融入创作中,以音乐的语汇结合对舞剧《只此青绿》现场观看后的感触,引发如何用音乐呈现画作意境及用音乐的语汇再现舞剧《只此青绿》的创作夙愿,并做出努力。本论文结合作品古筝协奏曲《青墨辞》,从创作背景、创作技法及创作意义三个视角来进行论述,用音符、织体、和声、配器等多种方式,将此作品的内容与丰富内涵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