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琵琶柴群落
凋落物
分解
周转
土壤因子
摘要:
凋落物是植物与土壤间物质和能量转换的载体,是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环节。本文于2010年和2011年生长季(5月—10月)内,利用凋落物收集器和分解袋法研究三工河流域两处长势不同的琵琶柴群落凋落物的生产、分解和周转对土壤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两个群落凋落物的月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7月和8月达到最大值。群落1和群落2的年凋落物年产量差异显著,分别为25.42 g·m^(–2)·a^(–1)和34.05 g·m^(–2)·a^(–1),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的补充量分别为11.81 g·m^(–2)·a^(–1)和17.65 g·m^(–2)·a^(–1)。两个群落的凋落物均在初期分解较快,随后分解速率不断降低,群落1和群落2的分解1年后的残留率分别为71.81%和75.60%。当凋落物分解量达到50%和95%时,群落1分别需要2.52年和14.64年,群落2分别需要3.69年和20.13年。群落1和群落2的周转速率分别为1.21次·a^(–1)和0.98次·a^(–1)。本研究结果预示,土壤含水量、pH和容重是影响凋落物分解的主导因子。